新造船計劃終于敲定!先造5艘!這家船東欲“后發制人”?
在業界的猜測和質疑聲中,陽明海運醞釀已久的新造船計劃終于敲定。隨著船價的大漲和交船期的大幅推遲,陽明海運這份“姍姍來遲”的訂單究竟是為時已晚還是能后發制人,可能要等待時間的檢驗。
先造5艘!陽明海運今年將訂船造箱提升競爭力
1月14日,陽明海運發布公告稱,董事會通過以陽明海運或子公司名義自造5艘15000TEU級集裝箱船,新建船舶規格及交易條件將于后續董事會通過后按照規定另行公告。陽明海運表示,訂船是為了符合未來歐美線等運營中長期發展及船隊淘汰更新需求,預計這批新船將于2025年陸續交付。
此前,陽明海運曾透露,2021年資本支出約為新臺幣100億元,2022年資本支出將翻倍,至少新臺幣200億元(約合人民幣46.11億元)以上。陽明海運的船舶建造計劃已經列在2022年資本支出規劃中,并經董事會通過支持,由于船舶建造涉及對環保法規趨勢判斷、傳統燃料或替代燃料研討、船廠造價與交付時間評估等關鍵因素,故經董事會完整討論后,授權訂造5艘新船,后續將配合市況與相關研討結果進一步評估并依程序提報董事會。
陽明海運可能會考慮選擇訂造LNG動力船。去年陽明海運曾透露,新造船傾向于直接使用節能燃料,而目前的節能燃料基本是低硫燃料或者LNG。董事長鄭貞茂也表示,減排是全球趨勢,未來陽明海運購置新船時會將環保因素納入考量。
除了訂造新船之外,陽明海運還將計劃補充集裝箱,以響應持續暢旺的業務需要。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在去年年底舉行的公司49周年慶上表示,為了未來長遠發展,要為包括船舶、集裝箱、碼頭的投資做準備,以提升公司長期競爭力。
對于陽明海運而言,訂造萬箱船確實迫在眉睫。在目前全球前十大集運公司中,只有陽明海運今年未曾下單訂船,當前手持訂單不足10萬TEU,且在2023年之后無任何新船交付。另外,陽明海運也是三大海運聯盟成員中,唯一一家沒有兩萬箱船的公司。
陽明海運最初在去年7月首次表示,正在評估建造23000-24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,維持在聯盟和全球海運業的相對地位。當時有消息人士稱,陽明海運估計會先造13000到15000TEU集裝箱船,24000TEU級可能列在下一批,同時會采取自建與長租都有的方案。